香港海运港口局公布数据显示,11月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按年跌7.4%,至151.8万TEU,连跌第22个月。今年首11个月,累计货柜吞吐量亦按年跌6.2%,至1680.9万个标准箱。
截至今年11月份,香港港口虽于葵青货柜码头以外录得8.6%的货柜吞吐量增长,达34万个标准箱;但葵青货柜码头货柜吞吐量按年大跌11.2%,至117.8万个标准箱,较10月减少4万个,拖累当月总货柜吞吐量亦按年跌7.4%,至151.8万个标准箱,前值为157.8万个。数据显示,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自1997年有记录以来,最长连跌纪录为连跌25个月,出现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。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已近两年未见改善,明年首季或将刷新连跌纪录。
中国科学院于7月发布《2019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》,前10大货柜港口中,有7个来自中国。其中,香港排名由2018年的第7跌至第8位。相反,青岛港晋升一位,位列第7。青岛港日前公布,其货柜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标准箱,跻身2000万“梯队”。
中科院亦预测,香港2019年全年货柜吞吐量将介于1880万至1900万个标准箱,按年变幅介于下跌4.1%。为前10大港口中唯一出现负增长预测的港口。而排名第一的上海港2019年货柜吞吐量预测值为4360万至4400万个标准箱,这意味着香港的货柜吞吐量甚至未及上海的一半。
香港曾为世界第一港。不过,自2005年起,香港让出全球最大货柜港口之“桂冠”给新加坡后,10多年来排名持续下跌,先后被上海、深圳、韩国釜山等超越。2016年香港已跌至全球排名第6位,首次跌出“2000万标准箱”线;2018年跌至第7,今年续跌至第8。
今年初,本港4大货柜码头公司,即长和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、九仓旗下的现代货箱码头、中远海运港口及亚洲货柜码头宣布组成“香港海港联盟”,共同营运葵青货柜码头逾95%泊位,称期望减少物流成本,提高本港港口竞争力。
来源:港口圈